克斯塔蒂雅酒莊
- 有機栽培
- 自然野生酵母發酵
- 瓶內二次發酵
用手工與風土寫酒,用自然與時間釀出每一刻的真實
Ernesto Cattel先⽣是義⼤利北⽅Veneto維內多的當地⼈,偶然的機會得知數百年前風⾏的「Col Fondo」釀酒⽅式,在追尋相關資料的過程,他深感⾃⼰的使命感,多次跟周圍的朋友分享這種「Col Fondo」⼯法:以瓶中⼆次發酵釀酒,裝瓶前則不作除渣,讓葡萄酒保持與酵母殘渣共存的狀態。⽤這種釀法⽽刻意留存⾃然的酵母、果⽪、果⾁殘渣的葡萄酒,富含最天然的果⾹滋味,從外觀上會發現明
顯的沉澱物,飲⽤前建議先均勻搖晃,使天然沉澱物如雲霧狀漂浮(這也是為什麼Costadilà的酒又稱為 Cloudy wine 雲霧之酒),再倒入酒杯中,由於沉澱物都非常細⼩,並不會影響口感。
在某⼀次晚餐的過程中,有朋友提議Ernesto應該⾃⾏創業,把這種1895年後幾乎失傳的氣泡酒,再找回到義⼤利的餐桌上,所以⼤家幫忙找⼟地、包忙募款,終於在2006年Ernesto與Mauro Lorenzon(Veneto區知名侍酒師)⼀起合作,創⽴了Costadilà克斯塔蒂雅酒莊,⽬前僅有7公頃,並以「真誠」、「簡約」為核⼼價值,這也是Ernesto信仰的⽣活理念,酒標上的圖案是「山區葡萄園蜿蜒的⼩徑」,像⼤腦⼀般,也像⼈的情感、⽣命⼀樣,不停的繞圈、不歇的思考、不斷的追尋︔酒款的名稱如280slm、330slm……等,都是直⽩地以葡萄園海拔⾼度來取名,⽽背標與酒款必要資訊,則不同於⼀般葡萄酒黏貼在酒瓶背⾯,⽽是⽤⼀條當地⽣產的棉繩,牽掛在酒瓶的頸部,這種看似簡約的設計,卻非常耗費⼈⼯,製程中「瓶中⼆次發酵」(與法國⾹檳相同作法)所需的糖與酵母,Ernesto拒絕市售的⼈⼯酵母與商業糖,選擇了以同地塊的天然葡萄汁來緩慢發酵,且不追求過多失衡的氣泡刺激感,並以最單純的⾦屬瓶蓋來裝瓶。
Costadilà克斯塔蒂雅酒莊,不是⼀個追求⾼單價、存放數⼗年才好喝的酒款,⽽是回歸⽣活,定位在與家⼈、朋友⼀同分享的葡萄酒,⽽Costadilà酒莊也是少數擁有「Triple A」認證的酒莊,此認證協會以「Agricoltori, Artigiani, Artisti 農夫、職⼈⼯匠、藝術家」為核⼼理念,是⾃然派葡萄酒領域中最難進入的協會,⽽協會以推廣尊重⾃然的⽅式,⽣產如藝術品的⾼雅酒款為⽬標,入會審核非常嚴格,⽬前義⼤利擁有最多會員,卻也僅有39間酒莊入選,如Radikon, Foradori, La Stoppa, Emidio Pepe等名莊,法國酒莊數量更少,但卻包含了Maison Pierre Overnoy(⾃然酒之⽗), Domaine Prieure Roch(勃根地的菜⼑酒莊)、Domaine Ballorin等會員酒莊,其他國家亦有像黎巴嫩之光的 Chateau Musar 酒莊,⽽全世界的葡萄酒愛好者,也將Triple A視為⾃然派佳釀的重要標準之⼀。
風土釀造
葡萄園位在威尼斯與維洛納之間Colli Euganei 區的Vò村,⼟壤以⽕山岩為主,樹齡20歲,⼿⼯採收後,在不鏽鋼桶內低溫浸⽪6天(類似橘酒作法),再輕柔榨汁,並移往1000公升的⼤橡⽊桶內緩慢發酵5個⽉,裝瓶前加入同⼀地塊、同年份的葡萄汁(包含天然酵母),使其進⾏「瓶中⼆次發酵」,之後刻意「不除渣」,瓶中保持發酵後酵母、果⽪、果⾁的沉澱物,裝瓶後,瓶中培醞至少3個⽉後,才釋出於市場中。
酒款表現
迷⼈的⿆桿⾊,如雲霧般絢麗,清脆的酸度,豐富的柑橘、甜橙、⾹料、橘⼦花、草本、葡萄柚、乾燥花、⽩桃、礦⽯等⾹氣,⼜感爽⼜,⾹氣馥郁集中,擁有令⼈想⼀杯接⼀杯的魔⼒。
**此酒款為「Col Fondo刻意不除渣」瓶中⼆次發酵氣泡酒,有明顯沉澱物屬正常現象,建議按照義⼤利Col Fondo傳統飲⽤⽅式:飲⽤前,請均勻搖晃成雲霧狀再倒入酒杯(同時飲⽤酒與天然果渣),若沉澱物成塊狀的話,請搖晃後等約3秒鐘(等較⼤沉澱物沈下),再將酒倒入酒杯。




